在市政改造工程中,管道切割拆除是一項技術性強且需嚴格遵循安全規范的工作,涉及前期準備、施工實施、安全環保等多個環節。以下是關鍵要點的詳細說明:
一、前期準備工作
勘察與資料收集
管道屬性確認:明確管道材質(鋼管、鑄鐵管、混凝土管、塑料管等)、管徑、埋深、走向及使用功能(給水、排水、燃氣、熱力、電纜保護管等)。通過竣工圖紙、探地雷達、管線探測儀等手段,精準定位管道位置及周邊相鄰管線(如電纜、光纜、燃氣管道),避免施工破壞。
介質排查:確認管道內是否殘留水、燃氣、油污、化學品等介質。若為燃氣或有毒管道,需提前排空并由專業團隊檢測氣體濃度,確保無安全隱患。
環境評估:考察施工區域周邊環境(如居民區、交通要道、建筑物基礎),制定交通疏導方案(如需封閉道路或設置臨時通道),協調周邊單位及居民的溝通工作。
審批與方案制定
手續辦理:辦理施工許可、占道審批、環保備案等手續,涉及燃氣、熱力等特殊管道時,需提前通知產權單位現場監護。
方案設計:編制專項施工方案,明確切割拆除方法、順序、設備選型、安全措施及應急預案,經專家論證和監理審批后實施。
二、管道切割與拆除施工方法
1. 切割方法選擇(根據材質和場景)
機械切割:
適用范圍:鋼管、鑄鐵管、混凝土管。
設備:液壓切割機、鏈式切割鋸、圓盤鋸(混凝土管)、角磨機(小管徑金屬管)。優點是噪音低、粉塵少,適合市區作業;缺點是對大管徑或厚壁管道效率較低。
火焰切割(氣割):
適用范圍:碳鋼管道(壁厚≥4mm)。
注意事項:嚴禁用于燃氣管道(殘留氣體易爆炸)或塑料管,需遠離易燃易爆物,配備滅火器材。
水刀切割:
適用范圍:不銹鋼管、混凝土管、復合管,尤其適合易燃易爆環境(無火花)。
優點:無粉塵、噪音低、切割精準;缺點是設備成本高,需排水處理。
液壓破碎(針對混凝土管):
采用液壓破碎錘或分裂機,適用于無鋼筋或少鋼筋的混凝土管,需控制沖擊力以防周邊管線受損。
2. 拆除順序與工藝
明挖管道:按 “先支管后主管、先上游后下游” 原則,分段切割(每段 3-6 米),使用起重機或叉車吊運至指定堆放區。
非開挖管道(如頂管、拉管):若需拆除,需結合探地雷達定位,人工開挖工作坑后切割,或采用微型機器人切割(適用于小管徑)。
支撐與防護:對鄰近建(構)筑物基礎或架空管道,切割前設置臨時支撐(如鋼支架、千斤頂),防止結構失穩。
三、安全與環保措施
1. 安全管控
個人防護:施工人員佩戴安全帽、防滑鞋、護目鏡,接觸粉塵或有害氣體時需配備 N95 口罩或正壓式呼吸器。
現場警戒:設置警示圍欄、反光錐、警示牌,夜間設警示燈,禁止無關人員進入。
應急處理:若切割時發現不明介質泄漏,立即停止作業,疏散人員,通知產權單位和應急管理部門,檢測氣體濃度達標后方可復工。
用電安全:電動工具需接地保護,電纜架空或穿管,避免碾壓破損引發觸電。
2. 環保與文明施工
降塵降噪:切割時配合灑水車或霧炮機降塵,居民區夜間(22:00-6:00)禁止高噪音作業(如液壓破碎),確需夜間施工時辦理擾民許可并公示。
廢棄物處理:金屬管材分類回收,混凝土塊破碎后用于路基填料,廢油、廢液等危險廢物交有資質的單位處理,嚴禁隨意傾倒。
排水管理:若管道內殘留污水,需接入臨時排水泵排至市政污水管網,禁止直排雨水井或路面。
四、質量與驗收
拆除完成后,檢查管道切口是否平整、無殘留,基坑或溝槽按設計要求回填(如砂墊層、分層夯實),恢復路面結構(瀝青或混凝土)。
涉及后續管道安裝的,需對接口處進行清理,確保無雜物、油污,符合新管道連接要求。
五、典型場景應對
燃氣管道拆除:必須由燃氣公司專業團隊操作,先置換管道內燃氣,檢測可燃氣體濃度<爆炸下限 10% 后,采用無火花工具(如液壓切割)施工,全程監護。
老舊管道破損風險:對腐蝕嚴重的鑄鐵管或混凝土管,切割前評估結構穩定性,必要時先加固周邊土體(如注漿)再施工。
交通繁忙區域:采用半幅施工、錯峰作業(避開早晚高峰),設置導向標志和減速帶,配備交通協管員疏導。
總結
市政管道切割拆除需兼顧安全、效率與環保,核心在于前期精準勘察、方案科學制定及過程嚴格管控。施工單位需具備市政公用工程資質,特種作業人員(如焊工、起重工)持證上崗,確保工程順利實施的同時,將對城市運行和居民生活的影響降至最低。